近年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有了很大進展,在城市中,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發展迅速,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離不開地下空間及其設施的位置信息和屬性信息的支撐,測繪地理信息服務迎來了新的機遇。為規范地下空間測繪中的時空基準、控制測量、現狀調查測繪、三維建模、數據管理及質量控制等技術要求,需要制定相應的標準規范。本文在分析開發以及利用城市地下空間的現存問題基礎上,重點介紹了城市地下測繪措施。地下空間是指城鄉規劃區內地表以下,為了滿足人類社會生產、生活、交通環保、能源、安全、防災減災等需求而進行開發、建設與利用的空間。與地上空間不同,地下空間具有極大的隱蔽性。隨著 GIS 技術從二維平面向三維空間的延伸,可利用三維可視化和虛擬現實技術開展地下三維模型重建,增強地下空間的真實感,輔以空間分析、三維分析等地理信息手段可有效支撐城市地下空間的合理、集約利用,避免工程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本文以“武漢市主城區地下空間調查”項目為背景,提出了一套建立武漢市地下三維模型海量數據的標準,促使武漢市地下三維建設與維護進入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的軌道。
開發以及利用城市地下空間的現存問題首先是欠缺開發地下空間的認識。從目前現狀來看,有關部門針對開發各類城市地下空間仍然欠缺應有的開發意識,以至于表現為粗放式的地下空間開發模式。與此同時,當前仍有較多的地下空間并沒能得到全方位的改造與開發,因此忽視了珍貴的城市地下資源。例如在現階段的市政建設以及街區改造中,有關部門仍然習慣于忽視利用珍貴地下空間。由此可見,上述現狀將會耗費較高比例的城市開發資金,同時也浪費了資源。其次是相對較高的開發造價。截至目前,城市地表建筑相比于地下工程而言,其整體上呈現較低的建設造價。通常情形下,有關部門如果要著眼于建造地下的城市工程,那么將會耗費超出 3 倍左右的地上建筑造價。近些年以來,很多城市都表現為日益膨脹的城市總體規模,以至于暴露了日益加劇的空間容量矛盾。城市地下空間由于呈現相對較高的空間開發造價因而城市有關部門通常都會排斥開發城市中的更多地下空間。再次是忽視全方位的地下空間開發監管。截至目前,有關部門在利用或者開發多種多樣的地下空間時,仍然表現為無人管理的狀態。此外在某些情形下,關于利用珍貴的城市空間還表現為多頭管理的趨勢,以至于很難協調各個部門并且妥善分配相應的開發利益。由于受到無人管理給當前用地管理帶來的影響,開發投資者很難擁有應得的自身利益保障,因此表現為較差的空間開發熱情。此外在涉及到分配開發地下空間的有關責任時,某些部門還習慣于彼此推諉,無法真正承擔相應的開發職責并且有序分配利潤。